觀音法門

民國86728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宏智居士講述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弟子妙音整理

此篇所講的觀音法門,並不著重在聽山河大地的風聲水聲來悟道,而是聽世間所有的苦因。經由觀照,聽眾生所有的無明,然後再轉化這些無明。講的是在現世上,就要去行的觀音菩薩道。

我們每個人的色體,從緣起來講,好像每個人都不同;從世俗來說,每個人輪迴的個別業力是不一樣。當一講緣起時,一定會落入世俗,因為有我。但所有的法門中不管小乘大乘,都講苦空無我。苦空,因為離開緣起,所以苦空;無我,因為性空,所以無我。其實,沒有緣起,只有在度化眾生、轉化眾生煩惱時,才會在佛性上、空性上去講究緣起。

一、          緣起:人從情欲而來

緣起就是你的正報(色身)及依報環境(親朋好友)。性空,自己的我,慢慢因為念佛能專心,就要問問自己為何要念佛?如果為的只是要解除煩惱,那煩惱本是無的,都是從自己的依報環境來的。像從自己的家庭或祖先傳下來的一些業報,有些是由遺傳下來的,這包括過去因的業力,集在你現在這個人身上;因為有業,所以才會有煩惱。當你接觸法開始修行後,應該要忘記自己過去的無明以及遺傳下來的業力。所以修行中有時好像要斷掉六親似的,其實不是要斷掉,而是把一些業轉移、轉化掉。

回想一下,父母與你有何關係?有任何關係其實都是你自己受進來的;你不受進來的時侯,就沒有什麼關係。就像你出門在外讀書或做事時,父母就不可能一天到晚都在你的腦意識裡。只有當你在落寞、無明、需要關愛時,才會需要親情。最大的親情就是父母,父母在,一定會思念;父母不在,當自己受到撞擊時,即使已經為人父母了,還是會思念你的父母。思念是一種情感,此緣起是世俗的。人長大後,不像小孩時那麼需要父母的呵護;當有子女時,你意識中那種需要被保護的心情,轉移到要去保護子女,此時,你好像比較不會思念父母。等子女長大,剩下自己,平輩的也慢慢凋零時,就會開始思念過去的父母,不在人間的父母了,這些都是緣起情感欲望的。

世俗人在所難免,因為世俗人沒有一個正確的依靠,一定會落入情識裡。小時需要父母呵護,長大時需要朋友、異性朋友的關心,成熟時可能需要配偶,這些都是自己的意識情感需要有個呵護的現象。這些都是緣起,此緣起為何是世俗的、是苦痛的呢?當然,苦痛之餘還是有快樂,快樂的背後就是痛苦。修行,在還未能了解這些前,都含有這些現象。如自己在靜思時身心的一些變化,這種變化還談不上情感欲望;但有氣血、有雜念不斷上升,這是一種過程。當你沉思在一個念上時,所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一如的雜念,全部會在這個念佛上面,身跟心就一起動了。

學佛之前的一、二十年,身心可能都並未平穩。即使平穩,一要念佛時,過去現在還是會一直湧現出來。人畢竟是情感的,因為人是由情欲而生,當要專注念佛時情感必然會出現。但修行念佛它就是要離世,離世並不是要與世俗斷滅;只是人既然從情欲而出,就會從情欲而滅,因為執在世俗上,所以會滅。從情欲來,從情欲滅,三惡道也是如此。像畜牲,牠只是不像人一樣具足六種意識,不會自己去把這些苦集量起來,牠的苦只是短暫的,不會集苦讓自己身心交迫,造成更苦。但只有當更苦時,才會急於離開,這也是人的優點。當一個人很苦的時侯,他一定會想要離苦得樂。當自己很缺乏時,就覺得苦,會去補足這種缺乏。當缺乏被補足時,就覺得快樂,但這種快樂是暫時的,不會恆常,因此一下子痛苦、一下子快樂。當快樂時,煩惱漸漸潛伏在周圍;等到快樂消失時,痛苦就來了。如此輪迴不已,怎麼不是苦痛的呢?

一個人當他不了解情欲,且不能在出世法上精進之前,這些情形是沒有辦法扼止的,而且會不斷地重蹈覆徹。因為他無法無我,念念都無法放下我,如此愈念我愈重,情欲也愈重。一旦加重,意識一定紛擾,沒有辦法獨立自處,這將會漸漸失去智慧。情感有如毒藥,在適當的情形、適量的劑量下,毒藥是可治病的。但吃多了,卻會置人於死地。適當的毒藥,可讓本來就含這些因的色身,好像暫時治好一些小病。但過多了,就會毒死人,被情感淹沒了。

有些人自認為自己的情感從未得到滿足。從小父母沒有給他太多的情感,長大後朋友也是,所以他不會去體會情感的好壞。其實這只是個別差異的多與少而已,只要是人,即使是孤兒,還是有關心照顧他的人。只是,他可能一直覺得缺乏,沒有一份正式的情感。沒有父母,可能會讓他覺得這些都不是真正的情感,他會一直懷疑、否認自己是在情感的呵護之下。如此,可能會造成偏狹的觀念。如果從小就一直缺乏,大了又一直否定,這種人較難薰習佛法。

已能薰習佛法者,我們說此人過去必有善根。雖有善根,但未能離欲,未能明白欲望是苦,所以再來念佛修行。如果沒有很大的出離心、離苦得樂的心,一樣會在情感的意識上浮浮沉沉。尤其是在家,修行要能得個清淨果,真的很難。在家人處於塵勞中,你沒有非常堅定的心離世、又沒有智慧的話,很難得清淨果。要初襌、二襌、離喜樂定、滅喜樂定、滅受想定,將受進來想進來的情感盡了,才有可能對人世間的情欲有所了解,才有可能不被雜染,自己不被染著。

就好像你明知糖果裡頭包有鉛,你去吃它,外表還是很甜的。大人知道會害怕、不敢吃;而小孩不懂,即使有人告訴他,他也不知道什麼是鉛。吃了一點試試看,發現沒有怎樣啊!所以再吃!大人的整個五臟六腑已長成,對於糖,已不再那麼需要;而小孩身體還未茁壯,因此很需要糖來滿足他所有的波動,所以他才會那麼喜歡吃糖。他可以不吃飯,只吃糖就夠了;大人卻不能如此,大人對糖不再那麼需要了,他可以從其他方面,水果、米飯、食物中攝取。

不了解世間欲望的人,就像小孩子一樣。情感、欲望,他就需要這些,這些「糖」的成分;因此沈浸其中救拔不出,念佛也不能專心。這就像你叫小孩子要專心讀書,不要吃糖;你不說還好,一說他更無法專心,只會想到糖而已。因此,修行也是一樣,沒有生死心,就不會有離苦的心。光是明白是不夠的,還必須把自己的色身慢慢轉化。就像小孩子一樣,先不要那麼好動,聽父母的話,做一個乖小孩;不要一天到晚想吃糖,該給你吃的時侯才吃,不該吃的時侯,你就安心坐下來好好讀書。

書香門第中的小孩子,情形可能會好一點。平時用功讀書,父母一樣會給他糖吃,以平衡他的一些意識。這個小孩因為福報較具足,不會亂動、動個不停、靜不下來。若是福報較不具足的小孩,平時看父母及周遭的人都是動的,他也就跟著動盪起來。所謂動,事實上是種不安,覺得不是很平穩。因為動盪不安,所以更需要糖分來補足身上的能量。較具足的小孩一樣會喜歡吃糖,但他的動性沒有那麼大,所以不會一天到晚都想吃糖,但他還是需要的。如果在一個變異之下,也許父母自己也忙著工作,忽略了小孩,那孩子的意識就會開始變動了。小孩子的意識在還沒有完全轉化過來之前,一樣是會變動的。

學佛念佛,應該是比世俗沒有念佛的人好一點,但在實質上,依舊是一樣的。但這決不是要你斷掉情感,而是要適當。要知道自己的情感並不是錯的,但如果太多、不適當,那就不好,那真的會阻礙你的念佛行。所以,不要用斷的,菩薩慈悲願力,就是要了解所有眾生煩惱。煩惱要用明的、觀的,不是用斷的,要用慈悲來攝受,對自己也是,但並不是隨便攝受。慈悲,不外乎對自己不能太壓抑,但情感則必須要放諸願力上面。你會有無明,所有眾生也都會有無明,因此你用慈悲的觀想,你才有可能了解眾生的一些不足,了解他為何在情感欲望上浮浮沈沈,尤其在家修行,更要了解。

雖然在家修行沒有像出家修行那麼嚴謹,外在的法上面並不需要有那麼多的戒律。二百五十個或五百個戒,在家眾並沒有守的那麼細。但是在心識上,不能完全沒有戒,要用智慧來戒,而不是用清淨戒來戒。既然是在五濁惡世裡面,你要完全清淨是不可能的。例如荷花,你把它放在清淨的水中,它無法生長。如果泥土多、養分夠,荷花就會更大,但花長出來,一樣是清淨的。污泥好比世間的所有情感,要能夠出污泥而不染。當種子發芽時,成長在水裡面;成長茁壯後,到水面上才能開花。

在家修行好比荷花成長一樣,在還沒有出這個水,污泥依舊在。可是這個污泥不會完全浸染到整株植物的細胞中,如果完全浸染,那一定爛掉,開不了花的。所以,在家修行需要了解這個,不要被外塵染,要轉情感,不要被情感所轉。在法上也是一種情感,只是這種情感不是互相雜染的。如果當你自己覺得有染性時,自己應該要明白,不能一直執著下去。若一直執著下去,就會像荷花,還未長到水面就被水中的微生物噉食掉了。當莖部的蠟質受損,細胞表面的力受破壞時,污水就跑進去,細菌就來了。

二、如何不被情轉 

要能不被轉,修行就必須要有觀照。觀照,用心觀照,觀照眾生的苦因,苦的因緣;如此才能轉自己的情感,才能轉眾生的無明情識。識多智少,意識分別愈多,智慧就被障的愈重。所以,「觀音法門」,是要經由觀照,了解眾生的無明,然後再轉這些無明。若是聽山河大地的風聲、水聲、鳥叫蟲鳴聲來悟道,這是身較清淨,幾乎已經是離了苦了,才能如此聽山色清淨音就可以悟道。現在我們講的是聽世間所有的苦音,講的是現世上的行。在家嘛!不像出家,可在山林裡做個清淨法則;只能在行住坐臥上,用自己的行願去轉。

不管自己現在身處在任何一項勞務裡面,家庭主婦、學生、上班族都可以在自己的行願上去轉化一切。那就是把自己當成是眾生,把所有的人當成是觀音。當你去求觀音時,依報環境的男男女女都是觀音。不是由你來觀,而是用你的眼睛看,觀音都在你的身旁。你的子女或朋友中,可能有人對你不是很好,如果全部都對你很好,你可能反而沒有這種觀照力,容易心生放逸,起怠惰的心。

在家不像出家,出家已斷了一些因緣,比較容易行,至少出家是離世俗的。在家修行是沒有斷的,既然沒有斷,就可以把自己當成是無明眾生一樣,其他人都是觀音菩薩。當自己受到他人的境影響時,就好像他人是觀音菩薩,化現為忿怒尊來告訴你,你還有這種無明的心,會去依附他人。對你比較好的人,則將他們視為觀音菩薩在行慈悲願力。觀音有馬頭觀音、魚籃觀音、忿怒觀音……至少有三十三種。所以,你可以把所有人都視為觀音來化導你。自己能在行上面與觀音菩薩合,能合的話就能轉,能轉貪嗔痴慢疑。依報環境中的各種人,就像各種不同的污泥,你都能夠一一吸取各種的養分,養分多就愈茁壯,單一的養分就不會肥美了。

在家修行,一定會碰到各種現象行為,喜怒哀樂都有,這些都要變成你的營養。接觸到這些,只要你都把他人視為觀音菩薩,你心裡便能接受,不會與他人抗拒,排斥這種養分。就像小孩一樣,如果挑食這也不吃、那也不吃,一定長不好。有的小孩這也吃那也吃,長的白白胖胖。多種攝食,就能吸取到糖分。雖然你不是長在書香門第,但你飯也吃,其他東西也都吃,那你的口欲就不會像一般太缺乏的人了。如鄉下小孩,去山林裡烤地瓜、摘水果,他反而不會去跟父母要糖吃。雖然他不足,但經由多種攝食去吸收後,反而不會那麼愛吃糖;看起來好像不夠,其實是夠了。不在鄉下的,可能地瓜水果都找不到,所以他一定會去找糖吃。

因此,清淨僧在清淨法裡沒有那麼多的雜念,即使有的話,住在僧團裡他也看不到。住在山林裡,避免眼睛攝到一些不好的欲望,讓自己不會升起太多的欲望。而在家修行,就要了解在家的情形,不能一味地比照出家情形來生活。心清淨的,出家是對的,尤其以「心出家」為重。

三、在家修行以菩薩道為主

在家出家二相對照之下,你在五濁惡世中在家修行,若沒有往在家修行的第一因——菩薩因去想去行的話,你這朵荷花一定營養不良。如果你一直與清淨來比照,卻又不能斷也不能取、又無法轉化,那當然營養不良。所以,要把親情、友情、愛情所有的情感欲望都當成是養分,但不能攝受過多。當在起滅時,可以用自己的意識稍為轉化,或與他人交談。但自己不能有雜念,心識不能住在情感上面,再加上去,就會加上自己不足的一些欲望,無形中就染著上去。慢慢染著後,不知不覺就被轉了,就會覺得自己在情感上是缺乏的。一缺乏,自己的身心就容易動搖;一動搖,念佛心識絕對無法專一。

在行願上,把所有人事物都當成是觀音菩薩,對每一個人都如此,那你向上一路的願力才有辦法普遍。普遍觀照所有的眾生,都是觀音示現,說著觀音的法語。這樣,才有辦法讓自己對智慧、對眾生慢慢了解。當了解後,自己的心識法則就不會那麼缺乏。自己的法,在行願中慢慢會了解到,不管在家出家,修行的第一義就是要轉世間的無明。自己要先清楚轉化自己的煩惱,修行無他,就是「平常」而已。多數人就是因為心識太不平常了,所以才會無明。東想想、西想想,心就沒有辦法當下直接了斷的。

此即有五陰,五蘊五蓋一定在。當有五陰、五種障礙時,如何能專心?專心也只是片刻而已。沒有那個悲願,如何能讓自己的心普遍化?自己的願力想要普願在人間,若是一直執著在這個我上面,沒有「空無我」,沒有「苦空」的話,你的願是不會普化的,只會局部化而已。我只對某幾個人特別好,那只是個人惻隱之心對情感的投注而已,那不是慈悲願。真正的慈悲願,必然要無我。無我並不是完全斷滅似地,完全不能有情感欲望,而是自己要先明白,才不會被情感欲望所轉。如果都沒有情的話,那不用修了,你可以自己斷的一乾二淨,也不用住山林了,一直坐下去就入到涅槃了。如果你只是想斷,圖個清淨法則,你一個人隨坐一處,關在一小地方,只要沒人打擾,一直不停地念佛,不吃不喝也不睡;不用七日,三天五天就會往生了。但是,如果生前心量那麼小,只管自己一人,他人一概不管,這樣其實並沒有辦法真正往生淨土。這些若是用斷的,這只會讓自己色身滅掉而已,沒有願力是不可能真正往生淨土的。

即使是小乘心態的修行人,入山林修行,若沒有慈悲願力,也是不能往生淨土。所以要明究竟法則,不能明這些緣起的話,就不會有太大的願力,沒有大的願力怎麼可能成佛?一個人累生累世背負了多少業緣?你這樣斷緣,一直念佛就可以成就?不行的!一定要在慈悲弘願上面,出家在家皆是。所以,在生活中要明白,所有會障礙自己的那些人事物,自己要成就智慧就是要由這裡來的,沒有其他的。其他的只是雜思雜事造成的一些煩惱,這些不足以影響一個人的念佛,最後都會處理好,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。

在家的特色,一定要從智慧開始,從自己的思開始。思所有自己的煩惱就等於是他人的煩惱,都是有共同的因緣,自他不二。這也是一種智慧,只是不是究竟智慧而已,但這也是智慧的因。我們說智慧到彼岸,從了解世間的苦因之後,這就是智慧的因。你還沒有成就,沒有現量,智慧當然是不自在的。但是,你能用自己的觀照力觀照個因,幫助你在五濁惡世裡不雜染,那這個就是智慧了。以大乘來說,放下這個我,就有智慧因,有因就可轉化。若你能常保任,明白自己的煩惱就是他人的煩惱,修行又能無我,那一定有智慧。無我必是自在的,有我就不自在。

所以,即使你了解各種智慧法門,但你的心卻動盪不安,那不可能有智慧的,因為會被外的塵所蓋住。一個人修行那麼久了,為什麼到現在都還沒有智慧?就是因為自己一直被外塵所染,所以智慧出不來。染著後,又互動太多,所以你的智慧會受到這些影響。心不安不自在,就會覺得自己無明,沒有智慧。有些事情不用太去想,不是想愈多就愈有智慧。有時,不想才有智慧;不想,就只是直來直往而已。

四、菩薩行願不能退轉

把自己的心識都放在諸佛菩薩上,就像把自己的無明都放在每一個人的身上。自己的煩惱就是他人的煩惱,他人的喜怒哀樂,就是我的智慧。那你的智慧根本不用自已去生,由眾生所有業力集起來即可,就好像所有的觀音菩薩讓你成就一樣。把所有不好的,都當成是觀音菩薩來成就你,那也是眾生共業所成,變成成就。過去釋迦牟尼佛也是一樣呀!因看到生老病死所以修行,也就是那時所有眾生的業力所成,因業力擠壓,所以才成就。因此,往後修行遇到難處時,就要有此種行願,不要一直在我執上面。

菩薩是沒有人、我、眾生、壽者相的。這不是光義理而已,在家修行就是要以菩薩道為主,當然,菩薩道以智慧為本。不要認為自己還是凡夫,反正慢慢修嘛!一邊修還一邊造業。如果有這種想法,苦因就沒有放掉,就會有能染所染的因素,那不可能沒煩惱的。有時覺有時迷,雖知法,卻無法深無法細,更沒有辦法行。時覺時迷就沒有真正的覺分,太有我執就很容易原諒自己。

我們說在家修行以菩薩行六波羅密為主。如果你還有「慢慢修」的想法,時覺時迷地,那第一個布施的心你就沒有了。布施不光是財布施,自己的身口意也要布施給眾生,沒有自己。自在以後才能有法布施,才能轉化他人。能財布施、身布施、法布施,才能做到智慧,才能漸漸有不動地不退轉,對佛法自性完全不退。能明才能不退,不明的話,還有漏有退。當自己在「有我」的時侯,就要起個觀照,觀所有法界眾生皆是你度化的第一因。如果念佛能專心「無我」,那就與法界虛空等同;當你與法界虛空等同時,你就沒有這個業識了。當你「有我」之時,就不在定中。在行住坐臥中,遍法界都是你應該行願的範圍。因此,睜眼閉眼都應該以行願為主。

所以,在家人對於情感欲望要先明白,才不會進來太多,你才能給予眾生。在行住坐臥中,不要覺得自己的一些惡緣是修行的障礙,善緣惡緣都是你增長自己修行的資糧。其實每個眾生都有佛一樣的智慧因,如果不把這個告訴眾生,眾生就會認為只有佛可以,其他人都望塵莫及。成佛是可能的,但就怕你自己願力不夠、精進力不深、道行不堅。沒有普賢行願,也沒有其他大願,那一定不能成就的。平常修行,真有人將成佛的心願念茲在茲的?大多是「我只要沒有煩惱,就已經很不錯了」。度化眾生?嘴巴說說而已。很多大乘學人,修到最後變成小乘,在不知不覺中就變了;就是因為沒有大的願,所以心量愈來愈小。剛開始學佛時,好像有願,但卻經不起考驗,在過程中自己的願力就開始被雜念剝奪侵蝕了。最後只好什麼都不管,只要自己沒煩惱就好,願力便慢慢減低變弱了,這都是放不下這個「我」的緣故。因此,要無我,將我愈來愈放下,才能用智慧轉化無明,才能將自己的願力愈行愈深廣,這樣才對。